发布时间:2024-01-09 20:23 来源: 未知 浏览次数:
前两期《倒转金字塔》节选中提到了“靴室传奇”香克利和“中国匣子”克拉夫的传控足球改革,而本期译文则介绍了英格兰足球的另外一个极端——长传冲吊的战术发展和为什么从英格兰国家队到大多数俱乐部最后都选择了这一条道路。不知道沃特福德球迷是否知道,这其中,大黄蜂的逆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利物浦和诺丁汉森林以控球和传球为圭臬的同时,英国足球的另一派朝相反方向走去,他们青睐干劲的踢法很快被摒弃为长传冲吊,小球会沃特福德和温布尔登正是以这种球风为根基,学会了如何对抗更强大的对手,但后来它被英足总树立为正统,此举贻害无穷。
从查尔斯· 休斯成为足总技术总监起,英国足球就落入了这位基要主义者的手中,用格兰威尔的话说,休斯“往英国足球的井里投了毒”。
还是有很多人为休斯辩护,即使格兰威尔的评价是正确的,也不应当诋毁沃特福德和温布尔登的成就,最起码,别仅仅因为他们踢得直来直去就要予以批评。在人们的记忆里,20 世纪70 年代的英国足坛属于一群独行者,从拉姆齐夺得世界杯起,体系就成了潮流,而阿兰· 赫德森、沃辛顿和鲍尔斯等球员适应不了日益增强的体系化。这十年,更有历史意义的则是引入了压迫。
源头出人意料:一位从林肯城起步,在沃特福德大获成功的的少帅,以沃特福德的人力物力财力,他实现的成就足以令人震撼,此人就是格雷厄姆· 泰勒。没能带英格兰晋级1994 年世界杯和随之而来的非难让他名誉扫地,可回溯到1970 年代末,他是国内最激进的教练。有些人贬斥他太热衷长球[37],但他、斯坦· 库里斯,还有能一直能追溯到查普曼的众多教练,都指出一点:如果一支球队只会漫无目的地往前开大脚,那不可能取得成功。正如泰勒提的问题:“一记长传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长球?”
许多成功教练的球员生涯算不上光彩夺目—实际上,要想成为真正的革命者,这基本上是必要前提,而泰勒几乎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前途在于执教,踢球踢不出名堂。他说:“我早就有了想法,想留在学校里接着读高中,将来当老师。高中读了一年后,因为要去踢球,我离开了学校,但对读书还是挺有兴趣,想考教练证,所以我21 岁时就有资格执教了。我一直在研读和找寻足球思想。”一个为泰勒所用的思想就是压迫,他从英足总的内部教练杂志上读了一系列介绍马斯洛夫的文章后,压迫的可行性在他脑海里渐渐明朗了。
在格林姆斯比城踢了几年后,泰勒转会到林肯城,英足总规定的教练资格,他27岁就完全具备了—年纪之轻创了纪录。臀部受了一次终止球员生涯的伤后,年仅28 岁的泰勒在1972 年成为林肯城主教练,四年后带他们获得丁级联赛冠军,积分之高、胜场之多和负场之少,都创下纪录。
1977 年,泰勒迎来真正飞跃,被埃尔顿· 约翰请到沃特福德当主教练。接受一纸五年合约前,泰勒问这位球会主席,这五年对自己有什么期望。他回忆说:“沃特福德正在踢第四级联赛,而且队史上总共只在乙级联赛里待了三年(这已是最高成就),所以我觉得,他大概会要求升入乙级,可他说的是想参加欧战。一位如日中天的歌手,向我提供了一份五年合同,然后要求我把沃特福德带进欧洲赛场—五年后我们真去了。”
1970 年代的英国足坛风云变幻[38],即便是以这个时代特征来衡量,沃特福德的跃升也堪称非凡。1978 年和1979 年,他们连续升级,1982 年升入甲级后,随即以升班马身份夺得英甲(当时英格兰的顶级联赛)亚军,接下来还在1984 年打入足总杯决赛。泰勒承认自己的球队打法有缺陷,但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他解释说:“我们这套踢法,基础是不管球到了哪儿都要进行压迫。所以,就算对方的右后卫是在本方半场很靠后的地方得球,我们也要上去逼抢。我们的节奏非常快,这就要求体能状态得非常好。还有三四分钟比赛就结束了,比分是0-0,这时得怎么踢?他们会把球往前踢,我的观点是,(球踢前面去了)球员就可以上去要球。可是,如果最后几分钟能这么踢,那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这么踢呢?我们体能那么好,这种踢法正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我们一直在进攻,我知道,靠防守我们进不了欧战。”
【38】 原文为“volatile standards”,指当时英国足坛强弱格局颠覆,不时涌现黑马,一些球队大起大落。不起眼的德比郡和诺丁汉森林成为英甲冠军,英乙球队桑德兰夺得1973年足总杯,斯旺西以极快速度蹿升—1978年还在踢丁级联赛,1981年升入英甲,眨眼间又掉了回去。
1984年5月19日 伦敦温布利球场 足总杯决赛 埃弗顿 2-0 沃特福德
高比分成了家常便饭:那几个赛季,沃特福德在主场先4-4战平,然后4-5输给埃弗顿,还两次以5-3赢了诺茨郡,8-0横扫桑德兰。1982-1983赛季,他们在诺茨郡输了个1-6,联赛杯3-7惨败给诺丁汉森林。1984-1985赛季的最后三轮,他们以5-1战胜托特纳姆热刺和曼联,最后3-4输给利物浦。这种足球鲁莽而疯狂,但大体上看挺管用。从1982-1983赛季到1986-1987赛季(1987年泰勒转投阿斯顿维拉),沃特福德的联赛排名最低也达到了第12名,对他们这种俱乐部来说,这样的成就非常了不起。
怎么踢比用什么阵型更要紧。沃特福德主打442 阵型,边后卫罗斯特伦和巴兹利等人会向前推进,卡拉汉和巴恩斯等人是非常靠前的真正边锋,所以阵型变得很像1958 年巴西队采用的424 阵型,沃特福德还在1982-1983 赛季踢了几次343 阵型。泰勒说:“我们不停向前,对手就得不停后撤,他们的边前卫要么跟了过去、自己被按在后场,要么放任我们。我们不断给对手出难题,你升得越来越高,就会希望对手想出对策,但他们经常想不出。”
沃特福德把审美家吓呆了,可泰勒坚持认为,好多激愤言行可以归因为无知和势利眼,他说:“好多抱怨长球的人只看是谁这么踢,只看是哪个俱乐部、哪个球员,要是霍德尔传了一个,那就叫长传,要是伊恩· 博尔顿这么踢了,就成了长球,因为他是为沃特福德效力,而且是没人听说过的中后卫,有时客串中场。霍德尔的水平高多了,不过,要是看长传的精度,我每次都选博尔顿。”